来源:智慧农业
时间:2021-12-22 09:45:00
浏览量:Loading...
改革开放40年和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古代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一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地位的大事。
智慧农业采用多种云计算和智能管理模式,将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品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
1、农业物联网是智慧农业的基础
农业物联网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自动控制设备、多功能采集节点及无线组网系列设备等,组成一个专门用于农业智能生产和监测的无线传感网络,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等信息并建立数据库,为农户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农业物联网系统还将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参照作物的各种生长指标,对灌溉、增氧、照明等多个设备进行精确远程遥控开机、关机,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2、农业云计算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各地农业局建立了农业大数据指挥中心和数据库,对农业生产、管理、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加密处理,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实现了对云端和终端数据的动态存储和管理。通过数据统计、个案对比、模式判断等,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各种农业服务。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已经能够通过建立综合数据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综合调控。
3、乡村振兴离不开智慧农业
以智能化的方式解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这就是智慧农业的作用。种植方面,重点抓好育苗、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的精确控制。养殖方面,重点整治畜牧品种、饲料使用、生长环境、病害防治等生产环节。
比如农产品流通电子化的发展,就是智慧农业的重要体现。
系统以地图检索系统为基础,在收集相关农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与快速物流系统配合,将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家中,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4、农业大数据让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
农业大数据是农业实现智能化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物流,销售的基础和保证。伴随着农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大数据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大数据,为农户后期生产提供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农民生产。
5、智慧农业新品种:农业植物保护无人机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一些无人化的硬件产品也逐渐进入了农业生产的视野。其中,无人机凭借其高效、灵活、操作维护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环保、不需要起降跑道、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迅速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名好帮手。
此外,在农业保险调查定损、作物生长发育识别、病虫害信息监测、播种施肥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无人驾驶汽车成为行业应用的热点。无人驾驶飞机进入农业生产,使农民摆脱了繁重的植保作业,有利于农业规模生产。
6、智慧农业进入新阶段
中办一号文件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三农”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智慧农业仍存在着使用成本高、普及率低、操作水平不够成熟等诸多问题,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无人机等高新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完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必将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文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 2021山东远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0223号-4
0531-59723816
13864080101